消毒方法大体分为物理消毒和化学消毒两种。常用的物理和化学消毒方法分别为加热法消毒及化学药品消毒。
一、物理消毒法
1.利用消毒法
干热消毒:是指将需要消毒的物品在160度的空气中进行30~60分钟高温杀菌的方法。此种方法适用于实验管、玻璃制品、棉织品、医用纱布等不能沾水的物品消毒。因此种方法所需设备的价值比较高,所以比起普通美甲店,在医院中最为常见。
湿热消毒:是指将所需消毒物品直接侵泡没在沸水中煮5~10分钟,从而达到消毒目的的一种方法,此方法适用于在沸水中不会损坏或变质的物品消毒,此种方法的不足在于无法彻底杀菌,所需时间长,故不常用。
梵烧法:最为彻底的消毒方法,在确定所需消毒物品不会再次使用时可能,但此方法有可能会导致大气污染,所以不能随意使用。
低温杀菌法:对牛奶进行消毒使用的一种方法。在63~65度,消毒30分钟,即可杀死结核菌,伤寒沙门菌、霍乱孤菌、痢疾杆菌,链球菌等所用有害菌。其优点是在达到杀菌的同时又不会造成牛奶营养价值的损伤和味道的改变。但因其无法杀死非病原性菌(主要是腐败菌)居易腐烂,故知能放置于冰箱内保存。
2.利用辐射线消毒
日光消毒:利用太阳光线中的紫外线和红外线进行消毒的一种简单方法,但其消毒效果只停留在物品表面,而无法进行深层次的杀菌,适用于衣物、家具、床铺、书籍等物品的消毒。
紫外线消毒:因其操作简单,在美甲店中使用最为普遍,只需将小器具清洗干净后放入紫外线消毒柜中进行消毒即可。这种方法只对紫外线可以直接照射到的地方具有杀菌效果,因此使用时要注意翻面,以使消毒均匀,也可以置于阳光下消毒,但此时紫外线的杀伤力较弱,效果极不明显。
干燥消毒:这种方法所需时间长,杀伤力弱,只对抵抗力的细菌有效,。这类细菌主要有:鼠疫杆菌、霍乱孤菌、淋球菌、脑膜炎球菌、梅毒螺旋体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