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美容师祖国医学宝库的一部分,中华民族的美容史可以追溯到有文字记载的几千年前,甚至追溯到文字形成之前的旧石器时代中晚期。
在奴隶社会到三千年前以前妇女已经开始用胭脂涂面,战国时期已经有“粉黛佳人”的记载(粉面、画眉、勾唇)。
在最早的《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了如何用中药祛除“面疣”,者本身也是一种中草药美容。
秦汉时期,人们已经利用动物脂肪、银粉、丁香、杏仁、麝香等中草药用手工制成面膏和手膏,一次保养皮肤,使皮肤增加美感。用朱砂勾唇,以显示唇红齿白,并用皂角、川芎,益母草洗澡洁身、益香。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已在《千金要方》中比较系统地论述了香发、黑干黑等治疗面部疾病的科学论证和治疗手法。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了具有美容作用的二百多种中草药和三百多个方剂,并对颜面疾病做了专章论述。
唐朝以来中医中药美容的发展有了更完善的体系,在很多出土文物中变现仕女的容颜之美。
在新疆吐鲁番出土的文物中,艳妆的仕女图占了很大的比例。这些仕女都用了当时比较普遍的中药如朱砂,青黛等化妆。他们画的妆显得仪态万千,容光焕发,风韵天然。
再看看宫廷美容的悠久历史:在秦汉时期,统治阶级为了寻欢作乐,宫廷美女洗面水从宫内流出了“胭脂河”。在宫廷内用珍珠粉、麝香、丁香制成的面膏,用来护肤。使宫女们个个“洁白如玉,香气宜人”。
战国时期,三国貂蝉,他的翠眉粉黛使这位美女成了战乱时期的“一代绝佳”。
唐代杨玉环,从现代的眼光来看,可称作美容专家,她本人很重视眼和眉毛的装扮。传说杨贵妃白天喜欢画峨眉、鸳鸯眉,晚上喜画粗眉,对眼角和睫毛的搭配化妆是非常巧妙的,据说她的妆给人一种天然的风韵,为了增加笑的魅力,对口唇也有她独特的形态。他还特制了“太真红玉膏”以此养肤。所以她有“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之风韵。
清代的慈禧太后也是一位美容爱好者,她常年用益母草养颜,并服用“珍珠散”保健,延缓衰老,保持体态健美,姿容悦人。
以上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中悠久的文化和文明的象征,内容非常丰富,范围非常广泛,给我们今日世界医学美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